查看原文
其他

警惕剧毒,一朵即可致命!广东一地发“通缉令”紧急搜山......

木棉雅韵 2021-03-12
惊蛰刚刚过去
各地的雨水开始充沛起来

春雷一响,万物生长
又到了花草树木开始努力生长的季节
但每年的这个时候
一些“毒物”也开始蠢蠢欲动


提示一下
它们圆嘟嘟、肉乎乎
有的色彩鲜艳
可“有毒”与“无毒”却难以分辨
没错,说的就是
令人闻风丧胆的
毒蘑菇!

深圳梧桐山发现剧毒“鹅膏” 全市公园正紧急“搜山”
近日,有深圳市民在梧桐山踏青时,看到山上冒出了一片片娇嫩的蘑菇,公园管理人员接报后到场查看,发现这些蘑菇是能致命的剧毒“鹅膏”。


深圳市食药安办获悉后,立即向全市发出“通缉令”——促请全市各区和有关部门立即开展排查尽快到各自然公园,比如梧桐山、大南山、塘朗山、凤凰山、七娘山、笔架山、阳台山、莲花山公园等摸底,寻找野生毒蘑菇的踪迹,并在公园出入口等显眼位置向游客设置风险提示。

既然这么大阵仗
那“鹅膏”到底有多毒?
下面来给大家科普下

“鹅膏”是野生蘑菇的一个类别,其中一些含有剧毒。

别看这菇长着一副人畜无害的“邻家女孩”的模样,“穿鞋、戴帽、穿裙”,苗苗条条,白白净净。



但它的“内心”却非常毒。其中所含的鹅膏毒肽,对人的致死剂量是0.1mg/kg,1个成年人吃1朵中等大小的此菇,就可能被毒死。

它号称蘑菇界的“毒王”2000-2014年间,在我国因食用(误食)这种毒蘑菇,有99人中毒,其中48人死亡。


在广东,常见的剧毒“鹅膏”包括——

  • 致命鹅膏(白毒伞)
  • 灰花纹鹅膏
  •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

在深圳,见得最多的是致命鹅膏——白毒伞专家在梧桐山、凤凰山、银湖山、碧岭等地方都发现了它的身影。


截至目前为止
“白毒伞”在广东
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毒蘑菇

深圳曾发生多起误食毒菇中毒事件
每年这个季节
很容易发生
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


类似的案例
在深圳也曾发生过

1

一家3口食用毒蘑菇进了ICU
2020年3月的一天,深圳盐田区的一家5口爬了趟梧桐山。其中,两位老人家在路边休息时,发现了一片白色的蘑菇,当即高兴地摘了一堆回家煮汤。
过了10个小时,两位老人和女儿都开始恶心、上吐下泻,紧急送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,
原来,他们吃的正是致命鹅膏“白毒伞”。

2

一家四口误食毒蘑菇73岁老人出现肝肾损害
2020年3月,深圳市一家四口因采食野生蘑菇中毒而被送至深圳市人民医院。经医生询问得知,他们是在梧桐山采摘的野生毒蘑菇,并于周六晚上食用。
其中,73岁的老父亲食用最多,大概有10颗左右,还喝了两碗汤,导致出现肝肾损害,其余家属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损害症状。
根据调查,高度怀疑为白毒伞鹅膏中毒。

这些案例,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
不认识的蘑菇
千万别吃!

此外,深圳的气候适合蘑菇生长
专家对深圳梧桐山、凤凰山、银湖山
和碧岭及周边地区野生蘑菇
进行了调查和采样
除“白毒伞”外
还有这些毒蘑菇在深圳最常见

这些毒蘑菇深圳也有
假褐云斑鹅膏


坪山碧岭发现有大量假褐云斑鹅膏,中毒后潜伏期短,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,主要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,也有造成肾损伤的报道。

粉孢牛肝菌


凤凰山、碧岭、梧桐山均有发现,其中有些种类可以食用,有些中毒后有消化道反应、有些可以引起神经精神症状。

不同种类的牛肝菌混生在同一林地,外形很难辨别。

丝盖伞


梧桐山登山路边发现,含有神经精神型毒素,中毒表现为瞳孔缩小、流汗、口鼻分泌物增多等类似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“毒蕈碱”样症状。


以下是常见的毒蘑菇
大家一定要记得擦亮眼睛


(点击查看大图)

这些传言都是骗你的!

另外,现在还有不少
关于“蘑菇”的传言
常常让人信以为真


这些秘诀在网上一直有流传
但其实都是坑!

吃蘑菇中毒的新闻,每年都数不清,但还是有无数人为了一口鲜美而冒险。其中一个原因是民间有很多“大神”,自认为掌握了一套识别好蘑菇和毒蘑菇的秘诀。



颜色鲜艳的菇才有毒?

事实上,单看蘑菇的外表,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标准。一身雪白的鹅膏菌看起来很普通,却是一朵致命的“白毒伞”!

色彩不艳、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、秋盔孢伞,也极毒。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,却是著名的食用菌。



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才有毒?

有人说,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、栎树上;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、潮湿的肮脏角落。

这也是错的!

所有的菇都倾向于长在“阴暗潮湿”的地方,跟毒性无关。可以吃的鸡腿菇经常在牛屎等动物粪便上“绽放”;而包括“白毒伞”在内的很多毒蘑菇,都生长在干净的林中地上。




不生蛆、虫子不吃的才有毒?

实际上,著名毒菌——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吃,不少有毒种类也可以生蛆。



银器、大蒜一起煮会变黑的才有毒?

实际上,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、大蒜等发生反应。



受伤变色、流汁液的才有毒?

这也不是绝对的,像松乳菇、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,但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。



菌盖上有疣、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才有毒?

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,但也并非绝对如此。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,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。

万一中毒咋办?

1、立即呼叫救护车;

2、马上催吐

  • 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,然后用手指(最好用布包着指头)刺激咽部,促使呕吐,以减少毒素的吸收。
  • 孕妇慎用催吐;
  • 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,不宜进行人为催吐,容易引起窒息;

3、加盖毛毯保温;

4、立刻送医院。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,无论是否发病,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;

5、保留毒蘑菇样本食用过的剩余蘑菇,应留存检验,查明中毒原因。

总而言之
来历不明的蘑菇
不摘!不买!不吃
以上这些大家都记住了吗?
赶紧转发告诉更多的人吧~



来源 | 深圳卫健委 南方都市报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